山陬海澨 |
shān zōu hǎi qín |
联合式成语 |
山隅和海边。 泛指荒远的地方。 |
濠梁之上 |
háo liáng zhī shàng |
偏正式成语 |
濠梁:濠水上的桥。指别有会心,自得其乐的境地。 |
濠上之乐 |
háo shàng zhī lè |
偏正式成语 |
指悠闲舒适的情趣。 |
濡沫涸辙 |
rú mò hé zhé |
紧缩式成语 |
濡:沾湿。本指泉水干竭,鱼儿相互吐沫湿润。后比喻在困难的处境中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相帮助。 |
耳濡目染 |
ěr rú mù rǎn |
联合式成语 |
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 终日耳濡目染,不学自会三分 |
相濡以沫 |
xiāng rú yǐ mò |
偏正式成语 |
濡:沾湿;沫:唾沫。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
濮上之音 |
pú shàng zhī yīn |
偏正式成语 |
濮上:春秋时卫地,青年男女常歌舞幽会于其地。用以指靡靡之音。 |
桑间濮上 |
sāng jiān pú shàng |
联合式成语 |
桑间在濮水之上,是古代卫国的地方。①古指淫靡的音乐。。②后也指男女幽会。 《汉书.地理志下》:“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后来用“桑间濮上”指淫靡风气盛行的地方,也指男女幽会之处 |
濠濮间想 |
háo pú jiān xiǎng |
偏正式成语 |
垂钓濮水和在濠水游玩时那种与世无争、悠闲自得的情趣和思想活动。比喻超脱、旷达、闲逸的情致或雅趣。 |
沆瀣一气 |
hàng xiè yī qì |
紧缩式成语 |
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唐科举考试中,考官崔沆取中了一名叫崔瀣的考生,有人嘲笑道:“座主门生,沆瀣一气”(见 钱易《南部新书》)。后比喻意趣投合的人勾结在一起 |
成风尽垩 |
chéng fēng jìn è |
紧缩式成语 |
形容技艺高超。 |
鼻垩挥斤 |
bí è huī jīn |
偏正式成语 |
挥舞斧头削除鼻端之垩。比喻指正错误。 |
郢人斫垩 |
yǐng rén zhuó è |
主谓式成语 |
比喻成熟、高超的技艺。同“郢匠挥斤”。 |
如埙如篪 |
rú xūn rú chí |
联合式成语 |
埙、篪、乐器名。这两种乐器合奏时,埙唱而篪和,用以比喻两物之响应、应和。 |
毁瓦画墁 |
huǐ wǎ huà màn |
联合式成语 |
打碎屋瓦,涂灭已画好的田地界线。比喻一种无益不害的行为。 |
补阙灯檠 |
bǔ quē dēng qíng |
联合式成语 |
阙:缺;灯檠:灯架。没有灯架,用人充作灯架。旧时讽刺男人惧内。 |
黼蔀黻纪 |
fǔ bù fú jì |
联合式成语 |
指锦绣美好的年代。 |
久怀慕蔺 |
jiǔ huái mù lìn |
动宾式成语 |
比喻想望十分殷切。 |
稚齿婑媠 |
zhì chǐ wǒ tuǒ |
联合式成语 |
稚齿:年少;婑媠:美好的样子。指年轻的美女。 |
妆嫫费黛 |
zhuāng mó fèi dài |
紧缩式成语 |
比喻帮助人不看对象,白费力气。 |
自伐无功 |
zì fá wú gōng |
偏正式成语 |
喜欢自我夸耀的人建立不起功勋。 |
计伐称勋 |
jì fá chēng xūn |
联合式成语 |
指计算、称扬自己的功勋。伐,功勋。 |
伐功矜能 |
fá gōng jīn néng |
联合式成语 |
伐、矜:夸耀。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
伐冰之家 |
fá bīng zhī jiā |
偏正式成语 |
伐冰,凿取冰塊。古代唯有卿大夫以上的贵族丧祭得以用冰,用以称达官贵族。 |
伐善攘羭 |
fá shàn rǎng yú |
联合式成语 |
伐善:夸耀自己的长处;攘羭:窃取肥美的绵羊。夸耀自己,掠人之美。 |
伐性之斧 |
fá xìng zhī fǔ |
偏正式成语 |
伐:砍伐;性:性命,生机。砍毁人性的斧头。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 |
旦旦而伐 |
dàn dàn ér fá |
偏正式成语 |
多比喻天天损害或斫丧。 |
操斧伐柯 |
cāo fù fá kē |
联合式成语 |
执斧砍伐斧柄。比喻可就近取法。 |
不矜不伐 |
bù jīn bù fá |
联合式成语 |
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
直木先伐 |
zhí mù xiān fá |
主谓式成语 |
直:挺直。挺直成材的树木,最先被砍伐。比喻有才能的人会遭到迫害。亦作“直木必伐”。 |
自矜功伐 |
zì jīn gōng fá |
偏正式成语 |
指居功自傲。 |
矫言伪行 |
jiǎo yán wěi xíng |
联合式成语 |
虚假的议论行为。 |
矫饰伪行 |
jiǎo shì wěi xíng |
联合式成语 |
关于掩饰,行为虚伪。 |
化性起伪 |
huà xìng qǐ wěi |
联合式成语 |
指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 |
不辨真伪 |
bù biàn zhēn wěi |
动宾式成语 |
辨:分辨。伪:虚假。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 |
朝真暮伪 |
zhāo zhēn mù wěi |
联合式成语 |
朝:早晨。事情早上这样说晚上那样说,没有定说。 |
圣经贤传 |
shèng jīng xián zhuàn |
联合式成语 |
旧称儒家的代表性著作为圣经贤传(圣经:传说经圣人手订的著作。贤传:贤人阐释经书的著作)。 |
不见经传 |
bù jiàn jīng zhuàn |
偏正式成语 |
经传:指被古人尊崇为典范的著作。经传上没有记载。后常指人没有名声或论述没有根据。 |
树碑立传 |
shù bēi lì zhuàn |
联合式成语 |
树:树立;传:传记。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使他的名声世代流传下去。现比喻树立个人威信,抬高个人声望。 |
青鸟传音 |
qīng niǎo chuán yīn |
主谓式成语 |
青鸟:传说中西王母娘娘的神鸟。指使者传递信息。 |
永传不朽 |
yǒng chuán bù xiǔ |
补充式成语 |
传:留传;朽:腐烂,磨灭。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
妙处不传 |
miào chù bù chuán |
主谓式成语 |
指精微奥妙的地方不是言语和笔墨所能表达的。 |
眉目传情 |
méi mù chuán qíng |
主谓式成语 |
用眼色传递情意。多用于男女之间。 |
空谷传声 |
kōng gǔ chuán shēng |
偏正式成语 |
在山谷里叫喊一声,立刻听到回声。比喻反应极快。 |
寄雁传书 |
jì yàn chuán shū |
联合式成语 |
指传递书信。 |
黄耳传书 |
huáng ěr chuán shū |
主谓式成语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非人不传 |
fēi rén bù chuán |
紧缩式成语 |
不是适当的人就不传授。 |
传檄而定 |
chuán xí ér dìng |
偏正式成语 |
檄:讨敌文书;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安定局势。 |
传之不朽 |
chuán zhī bù xiǔ |
紧缩式成语 |
朽:磨灭。使之永远流传,不至泯没。 |
传神阿堵 |
chuán shén ē dǔ |
偏正式成语 |
传神:指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阿堵:六朝人口语,即这、这个。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能得其精神。 |
传圭袭组 |
chuán guī xí zǔ |
联合式成语 |
指取得功名。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组,古代官员系印的丝带,转指官印。 |
传柄移籍 |
chuán bǐng yí jí |
联合式成语 |
柄:权力;籍:通“阼”,皇位。权势地位转移。 |
薪尽火传 |
xīn jìn huǒ chuán |
连动式成语 |
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柴虽燃尽,火种仍能留传。比喻思想体系、学问或技艺代代相传 薪尽火传,工匠市廛都有韵。——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 |
以心传心 |
yǐ xīn chuán xīn |
偏正式成语 |
佛教禅宗用语。指离开语文文字而以慧心相传授。 |
言传身教 |
yán chuán shēn jiào |
联合式成语 |
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在口头上传授讲解,在行动上以身作则。指从言行两方面进行教育 |
衣钵相传 |
yī bō xiāng chuán |
主谓式成语 |
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
鱼传尺素 |
yú chuán chǐ sù |
主谓式成语 |
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
伤财劳众 |
shāng cái láo zhòng |
联合式成语 |
伤:耗费;劳:病。既使人劳苦,又浪费钱财。 |
伤心惨目 |
shāng xīn cǎn mù |
联合式成语 |
伤心:使人心痛;惨目:惨不忍睹。形容非常悲惨,使人不忍心看。 形容非常悲惨、目不忍睹 |
劳民伤财 |
láo mín shāng cái |
联合式成语 |
既使人民劳苦,又耗费钱财。现也指滥用人力物力。 原指国家大事处理不当,因而大量浪费人力物力。现在常指做了多余的事,造成浪费 没有计划好就开工,造成返工,劳民伤财,该谁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