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至八道 |
sì zhì bā dào |
联合式成语 |
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 |
诗以道志 |
shī yǐ dào zhì |
紧缩式成语 |
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志趣。 |
守死善道 |
shǒu sǐ shàn dào |
紧缩式成语 |
指以生命保全道的完善。 |
说白道绿 |
shuō bái dào lǜ |
联合式成语 |
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 |
说是道非 |
shuō shì dào fēi |
联合式成语 |
评说是非。也指搬弄口舌。同“说是谈非”。 |
说长道短 |
shuō cháng dào duǎn |
联合式成语 |
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评论他人的好坏是非兀谁在你面前说长道短来?——《古今小说》他就喜欢背着别人说长道短,搬弄是非 |
说白道黑 |
shuō bái dào hēi |
联合式成语 |
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同“说白道绿”。 |
说三道四 |
shuō sān dào sì |
联合式成语 |
形容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 |
歪谈乱道 |
wāi tán luàn dào |
联合式成语 |
说话糊里糊涂,毫无见地。说话糊里糊涂,毫无见地他也学些者也之乎,歪谈乱道,失却卑尊。——明.无名氏《登瀛洲》 |
枉道事人 |
wǎng dào shì rén |
偏正式成语 |
枉:违背;道:正道;事:侍奉。原指不按正道事奉国君。后泛指不择手段取悦于人。 |
问道于盲 |
wèn dào yú máng |
偏正式成语 |
也说求道于盲。向瞎子问路。比喻向根本不懂的人请教。唐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
未足为道 |
wèi zú wéi dào |
偏正式成语 |
不值得一提。 |
文武之道 |
wén wǔ zhī dào |
偏正式成语 |
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
问十道百 |
wèn shí dào bǎi |
紧缩式成语 |
犹言问一答十。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 |
文以载道 |
wén yǐ zài dào |
复杂式成语 |
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 |
嫌好道歹 |
xián hǎo dào dǎi |
联合式成语 |
形容嫌恶,挑剔。 |
仙风道骨 |
xiān fēng dào gǔ |
联合式成语 |
骨:气概。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 |
邪魔外道 |
xié mó wài dào |
联合式成语 |
佛教用语。指妨害正道的邪说和行为。比喻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也比喻妖精鬼怪或品行不端的人。 |
言语道断 |
yán yǔ dào duàn |
主谓式成语 |
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
有道之士 |
yǒu dào zhī shì |
偏正式成语 |
明白事理的人。 明白事理的人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吕氏春秋.察今》 |
怨声载道 |
yuàn shēng zài dào |
主谓式成语 |
载:充满。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形容普遍地表示不满或怨恨民间怨声载道,天变迭兴。——《京本通俗小说》 |
怨声满道 |
yuàn shēng mǎn dào |
主谓式成语 |
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
至德要道 |
zhì dé yào dào |
联合式成语 |
最美好的道德和最精要的道理。 |
筑舍道傍 |
zhù shè dào bàng |
补充式成语 |
傍:通“旁”。在路旁盖房子,同路人讨论事情。比喻人多口杂,办不成事。 |
筑室道谋 |
zhù shì dào móu |
紧缩式成语 |
筑:建造;室:房屋;道谋:与过路的人商量。比喻做事自己没有主见,缺乏计划,一会儿听这个,一会儿听那个,终于一事无成。 建筑房屋向路人讨教。比喻七嘴八舌,无助于拿定主意,或盲目听从别人,结果难以成功 |
作舍道边 |
zuò shě dào biān |
偏正式成语 |
在路旁筑室,和过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说法,事情没法做成功。 |
坐而论道 |
zuò ér lùn dào |
偏正式成语 |
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坐在那里高谈阔论空洞的道理 |
安贫乐道 |
ān pín lè dào |
联合式成语 |
道:主张,思想。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安于清贫的生活,乐于自己的信仰 |
流风遗躅 |
liú fēng yí zhú |
联合式成语 |
流风:遗风。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和陈迹。 |
遗簪堕屦 |
yí zān duò jù |
联合式成语 |
遗:遗失;堕:掉落;屦:鞋子。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旧物。比喻能勾起人们怀旧之情的故物。 |
父母遗体 |
fù mǔ yí tǐ |
偏正式成语 |
人是父母所生,指自己的身体。 |
囊括无遗 |
náng kuò wú yí |
补充式成语 |
囊括:把全部包罗在内。指完全包罗在内,无所遗漏。 |
谋无遗谞 |
móu wú yí ér |
主谓式成语 |
遗谞:才智不足之处。所设计谋没有不足之处。形容计谋周密,十分稳妥。 |
靡有孑遗 |
mǐ yǒu jié yí |
动宾式成语 |
靡:无,没有;孑遗:遗留,剩余。没有剩余。 |
路不拾遗 |
lù bù shí yí |
紧缩式成语 |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
流风遗烈 |
liú fēng yí liè |
联合式成语 |
前辈留下来的风尚和功业。 |
流芳遗臭 |
liú fāng yí chòu |
联合式成语 |
“流芳百世”和“遗臭万年”的简称。 |
乐道遗荣 |
lè dào yí róng |
联合式成语 |
乐守圣贤之道而抛弃荣华富贵。 |
噍类无遗 |
jiào lèi wú yí |
主谓式成语 |
噍:嚼,吃东西;噍类:指活着的人。没有剩下活人。 |
毫发无遗 |
háo fà wú yí |
主谓式成语 |
毫发:细毛和头发,指极微小的数量;遗:疏漏。一点遗漏都没有。形容非常细致周密。 |
甘棠遗爱 |
gān táng yí ài |
动宾式成语 |
甘棠:木名,即棠梨;遗:留;爱:恩惠恩泽。旧时颂扬离去的地方官。 |
放虎遗患 |
fàng hǔ yí huàn |
连动式成语 |
放掉老虎,留下后患。 |
荡然无遗 |
dàng rán wú yí |
偏正式成语 |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
殆无孑遗 |
dài wú jié yí |
动宾式成语 |
殆:几乎;孑遗:剩余。几乎没有一点余剩。 |
不遗余力 |
bù yí yú lì |
动宾式成语 |
遗:留;余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出来,一点都不保留,形容尽心尽力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战国策.赵策三》 |
播恶遗臭 |
bō è yí chòu |
联合式成语 |
传播恶事,遗留臭闻。指所干恶事和坏名声,传播到远地或遗留给后世。 |
沧海遗珠 |
cāng hǎi yí zhū |
偏正式成语 |
海中之珠,被采集者所遗漏。比喻被埋没的人才。《新唐书·狄仁杰传》:“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
拾遗补阙 |
shí yí bǔ quē |
联合式成语 |
遗:遗漏;阙:过失。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 |
赏不遗贱 |
shǎng bù yí jiàn |
主谓式成语 |
奖赏时不要遗留地位低下的人。 |
盛德遗范 |
shèng dé yí fàn |
联合式成语 |
指先人的美德懿范。 |
手泽之遗 |
shǒu zé zhī yí |
偏正式成语 |
手泽:为手汗所沾润。指先人遗物。 |
释知遗形 |
shì shì yí xíng |
联合式成语 |
犹言弃智忘身。指超然物外,与世无争。 |
算无遗策 |
suàn wú yí cè |
紧缩式成语 |
算:计划;遗策:失算。形容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 |
亡矢遗镞 |
wáng shǐ yí zú |
联合式成语 |
损失箭和箭头。比喻军事上的细微损失。 |
无复孑遗 |
wú fù jié yí |
动宾式成语 |
孑遗:遗留,剩余。没有再留下什么。 |
纤悉无遗 |
xiān xī wú yí |
偏正式成语 |
纤悉:细微详尽;遗:遗漏。一点都没有遗漏。 丝毫不遗漏蒲鱼荷芡之利,皆日计月课,纤悉无遗,遂致泺傍之人,无所衣食。——宋. 李光《论王子献等札子》 |
纤介不遗 |
xiān jiè bù yí |
偏正式成语 |
纤介:细微详尽;遗:遗漏。一点都没有遗漏。 |
野无遗贤 |
yě wú yí xián |
偏正式成语 |
野:指朝廷之外,民间;遗:漏掉。有才能的人都受到任用。指任人唯贤,人尽其才。 |
遗风余象 |
yí fēng yú xiàng |
联合式成语 |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和法式。 |
遗臭无穷 |
yí chòu wú qióng |
补充式成语 |
指坏名声永远流传下去,而无穷尽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