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本站汉语词典收录共60多万个词条,释义来源主要参考《高级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国语辞典》等汉语词典。可查询词语的拼音、五笔、近义词、反义词、词典释义、例证、英语、法语、德语翻译等。
汉语词典
词语 | 拼音 | 意思解释 |
---|---|---|
抄点 | chāo diǎn | 词语解释 1.查点。 网络解释 抄点 抄点指查点,清点。出自《水浒传》第七三回:“ 杨太尉 也自归家将息,抄点城中被伤人数,计有四五百人。” |
不大点 | bù dà diǎn | 词语解释 谓小,没有多大。 网络解释 不大点 可形容事物的多少:很少的一点;形容事物的体积等:很小;形容年龄:还小 |
标点 | biāo diǎn | 词语解释 [punctuation] 古时标记句读的符号 标点符号 国语词典 圈点句读的符号。 《宋史.卷四三八.儒林传八.何基传》:「凡所读,无不加标点,义显意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者。」 在文字中标上圈点。 如:「文章如不标点,就不容易使人了解。」 网络解释 标点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 |
冰点 | bīng diǎn | 词语解释 [freezing point] 水的凝固点 国语词典 水在一大气压之下,凝固为冰的温度,为摄氏零度。 网络解释 冰点 (科技名词) 冰点外文名ice point,是指水的凝固点,即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是0 ℃,标准温度和水的杂质有关系,但是有杂质的水不能算标准的冰点。 |
报点 | bào diǎn | 词语解释 报时。 网络解释 报点 古时以铜壶滴漏计时,一夜分五更,一更分五点。所以“点”在文言中用作计时单位的意思,“报点”就是“报时”。在中医里,“报点”又称”报标“。 |
三点 | sān diǎn | 词语解释 1.旧时以更计时,一夜五更,每更分三点。2.指古印度婆罗谜字体表示i-(kara)的字母。原写作不纵不横的三个点,后在吐火罗语中作三个c字形,故称三点。佛教借此三点不纵不横的三角关系,以喻教义。一般指《涅盘经》所说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天台宗亦因以指空﹑假﹑中。 网 |
闪点 | shǎn diǎn | 词语解释 [flash point] 在特定条件下外加小火焰引致挥发性可燃物质(如石油产品)上方之蒸气在空气中发生一闪即逝的燃烧的最低温度 网络解释 闪点 (可燃液体挥发遇火源一闪即燃现象的最低温度) 闪点,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使用某种点火源造成液体汽化而着火的最低温度。闪燃是液体表面产生足够 |
沈点点 | shěn diǎn diǎn | 词语解释 同“沈甸甸”。亦作“沉点点”。 |
生长点 | shēng zhǎng diǎn | 词语解释 [growing point] 一种植物枝条的未分化顶端,由一个顶生细胞或一组细胞组成,它产生初分生组织,由此分化为枝条的组织 植物根的顶端由许多扁方形细胞构成的组织,能不断分裂成新的细胞,使根生长 国语词典 为幼嫩细胞所组成,充满原形质,能分裂而增生新组织。显花植物根的生长点在根帽的背后, |
市点 | shì diǎn | 词语解释 1.市上的点心。 网络解释 市点 shì diǎn ㄕㄧˋ ㄉㄧㄢˇ 市点(市点) 市上的点心。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元旦》:“果品则松榛莲庆,桃杏瓜仁……杂以海错山珍,家肴市点。” |
无点 | wú diǎn | 词语解释 1.没有斑点或污点。2.指没有雨滴。 网络解释 无点 wú diǎn ㄨˊ ㄉㄧㄢˇ 无点 (1).没有斑点或污点。 唐 薛存诚 《祯石赋》:“莹煌无点,璀璨有光。” 唐 王冷然 《清冷池赋》:“徒观其清冷无点,洞澈若凝。” (2).指没有雨滴。 唐 白居易 《微雨夜行》诗:“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
晩点 | wǎn diǎn | 词语解释 1.谓车﹑船﹑飞机等开出﹑运行﹑到达迟于规定的时间。2.晚间的点心。 |
污点 | wū diǎn | 词语解释 [stain;black mark;blemish;smirch;spot] ∶沾在衣服上的污垢 [taint] ∶丢脸的、有损名誉的事情 国语词典 沾染上的污垢。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八回:「又拿自己衣服,代他拭了个污点。」 引申为行为上的缺失。 如:「人生在世,不怕因为处事不慎而留下污点;怕的是知错不改,那就永远没有洗 |
校点 | jiào diǎn | 词语解释 [check and punctuate] 校正、修订并加标点符号 校点古籍 国语词典 校正书籍或文章,并加上标点符号。 如:「他在工作之余校点书籍赚外快。」 国君或将领在校场上点阅人马。 网络解释 校点 校点是汉语词语,读音为jiàodiǎn,意思是校正、修订并加标点符号。 |
小点 | xiǎo diǎn | 词语解释 [punctum] ∶用任何方式从周围的表面划分出的一小块地方 [point] ∶表面上的小标记(如一圆点或斑点);一个微小的斑点 [dot] ∶作为缀字法或标点符号(如部分符号)用的这种书写的或印刷的小圆点记号 |
一点点 | yì diǎn diǎn | 词语解释 [a bit;a little] 汉语中与这么、那么连用,表示极小或极少 只有那么一点儿,太少了 国语词典 形容极少。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可怜见赵家三百余口,诛尽杀绝,止有一点点孩儿。」 《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偏碰著刘学深没有瞧见,还在那里满嘴的说甚么祇有一点点大。」 网络 |
一丁点 | yī dīng diǎn | 词语解释 亦作“一钉点”。 国语词典 比喻极少、极小。 如:「一丁点小事,何必斤斤计较?」 网络解释 一丁点 一丁点:汉语词语 一丁点:许志安演唱歌曲 一丁点 (汉语词语) 一丁点,亦作一钉点。 形容极少或极小。. |
夜点 | yè diǎn | 词语解释 [night spot] 红灯区;夜总会聚集的地区 网络解释 夜点 夜点,读音yè diǎn,定义为汉语词汇,指红灯区;夜总会聚集的地区。 |
应点 | yìng diǎn | 词语解释 1.接受查点。 网络解释 应点 yìng diǎn ㄧㄥˋ ㄉㄧㄢˇ 应点 接受查点。《三国演义》第九十回:“ 孔明 传令曰:‘每军要衣襟一幅,限一更时分应点。无者立斩。’” |
与点 | yǔ diǎn | 词语解释 《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 点 ( 曾点 )也!’”谓 孔子 赞赏 曾点 的想法。后用以指长者的赞助。 网络解释 与点 与点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yǔ diǎn,出自《论语·先进》。 与点这个词背后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发生在他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表达了圣人孔子的处世哲学,是个 |
有点 | yǒu diǎn | 词语解释 1.有一些。表示数量不大或程度不深。2.稍微;略微。 国语词典 表示数量很少或程度不深。 《红楼梦.第六七回》:「我不看你刚才还有点怕惧儿,不敢撒谎,我把你的腿不给你砸折了呢。」 《文明小史.第二四回》:「但是闲居乡里,又不甘心;家下纵还有点积蓄,是用得尽的。」 网络解释 |
争点 | zhēng diǎn | 词语解释 1.争论的中心。 网络解释 争点 zhēng diǎn ㄓㄥ ㄉㄧㄢˇ 争点(争点) 争论的中心。 茅盾 《子夜》十五:“ 屠维岳 眼珠一转,赶快又转换了争点。” |
中点 | zhōng diǎn | 词语解释 [midpoint] 直线段或曲线弧线的正中点,此点离直线段或曲线弧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国语词典 数学上指将线段分为二等分的点。 网络解释 中点 (烹饪著作) 《中点》献上百款以上的各式蛋糕、裱花蛋糕制作方法。 |
终点 | zhōng diǎn | 词语解释 [termination] ∶空间或范围的界限;边界,尽头 一条道路的终点 [destination] ∶目的地 旅行的终点 国语词典 道路或旅途结束的地方。引申为完毕、结局之意。 如:「咱们来赛跑!谁先跑到终点,谁就是赢家。」 网络解释 终点 (汉语词汇) 终点即是指一段行程的结束之处,也代指径赛中规定的终止地 |
驻点 | zhù diǎn | 词语解释 1.蹲点。2.停留或驻扎的地方。 网络解释 驻点 (数学概念) 在微积分,驻点(Stationary Point)又称为平稳点、稳定点或临界点(Critical Point)是函数的一阶导数为零,即在“这一点”,函数的输出值停止增加或减少。对于一维函数的图像,驻点的切线平行于x轴。对于二维函数的图像,驻点的切平 |
抓点 | zhuā diǎn | 词语解释 [concentrate on work at selected units] 在选择的单位重点加强某一项工作以获取经验,推广到其他部门或单位 抓点带面 网络解释 抓点 抓点是汉语词汇,拼音是zhuā diǎn,指在选择的单位重点加强某一项工作以获取经验,推广到其他部门或单位。 |
缁点 | zī diǎn | 词语解释 1.污染。 网络解释 缁点 缁点,是汉语词汇,读音是zī diǎn,意思是污染。 |
准点 | zhǔn diǎn | 词语解释 1.谓依照规定的钟点。 国语词典 班机、班车等准时出发或到达,而无延误。 如:「这班火车准点抵达车站。」 网络解释 准点 zhǔn diǎn ㄓㄨㄣˇ ㄉㄧㄢˇ 准点(准点) 谓依照规定的钟点。《人民日报》1981.1.9:“在这里,有多少人没按时吃过饭,没准点下过班。”如:火车准点到站。 |
着眼点 | zhuó yǎn diǎn | 词语解释 1.着重考虑和注意的方面。 网络解释 着眼点 着眼点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zhuó yǎn diǎn,基本意思是着重考虑和注意的方面。 |
点铜壶 | diǎn tóng hú | 词语解释 1.用上等白铜搀和做成的锡壶。 网络解释 点铜壶 点铜壶,Little pot,用上等白铜掺和做成的锡壶。 |
点抹 | diǎn mǒ | 词语解释 1.评点。2.搽抹。 网络解释 点抹 点抹,读音是diǎn mǒ,汉语词汇,解释为评点。 |
点染 | diǎn rǎn | 词语解释 [add details to a painting;touch up a piece of writing] 绘画时画家点笔染翰 武烈太子偏能真,座上宾客随宜点染。——《颜氏家训·杂艺》 国语词典 画家点缀景物及渲染色彩。后亦代称画水墨画。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武烈太子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姓 |
点子 | diǎn zǐ | 词语解释 [idea] ∶主意,办法 出点子 [drop] ∶液体的小滴 雨点子 [spot] ∶油的痕迹 油点子 [beat] ∶打击乐器演奏的节拍 鼓点子 [key] ∶关键的地方 劲儿没使在点子上 [a little;a bit] ∶表示少量 吃那么点子饭就饱了? 国语词典 液体的小滴。 如:「雨点子」。 小的痕迹。 如:「这衣服上有油点子,怎么洗也洗不 |
点书 | diǎn shū | 词语解释 1.圈点书籍。 网络解释 点书 圈点书籍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上:“ 稷下 有谚曰:‘学识何如观点书。’点书之难,不惟句度义理,兼在知字之正音借音。” |
点册 | diǎn cè | 词语解释 1.点名册。 网络解释 点册 点册,拼音是diǎn cè ,注音是ㄉㄧㄢˇ ㄘㄜˋ,释义是点名册。 |
点派 | diǎn pài | 词语解释 1.点名指派。 网络解释 点派 diǎn pài ㄉㄧㄢˇ ㄆㄞˋ 点派(点派) 点名指派。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直庐诸词臣同奏:‘臣等蒙恩点派扈从,不愿作主考官,求免试。’” |
点点 | diǎn diǎn | 词语解释 [point] ∶表面上的小记号;一个一个的微小的斑点 穿孔纸上透过点点的光斑 [suggestion] ∶细微的迹象或轻微的痕迹 灰色中带点点蓝色 国语词典 很小、很少。 《野叟曝言.第六○回》:「你点点年纪,怎舞得如此纯熟?」 形容小而多。 北周.庾信〈晚秋〉诗:「可怜数行鴈,点点远空排。」 形容 |
点划 | diǎn huá | 词语解释 1.指字的笔画结构。2.用手指点比划。 网络解释 点划 点划,拼音diǎn huá,出处《望江亭》。 |
点缀 | diǎn zhuì | 词语解释 [embellish;ornament;adorn;decorate] ∶衬托;装饰 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use sth. merely for show] ∶应景儿;凑数儿 [embelishment] ∶指衬托、装饰的东西 国语词典 衬托装饰。 宋.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红楼梦.第 |
点化 | diǎn huà | 词语解释 [reveal;transform sb. by a Buddhist (Taoist) monk] 道教传说中说神仙能使用法术使物变化。后借指僧道用言语启发人,使其悟道泛指启发开导 国语词典 以法术变化事物。 《西游记.第二一回》:「他既奉法旨暗保师父,所以不能现身明显,故此点化仙庄。」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学生家事虽寒, |
点妆 | diǎn zhuāng | 词语解释 1.点额,梳妆。 网络解释 点妆 diǎn zhuāng ㄉㄧㄢˇ ㄓㄨㄤ 点妆(点粧) 点额,梳妆。 唐 白居易 《简简吟》:“十一把镜学点粧,十二抽针能绣裳。” |
点文 | diǎn wén | 词语解释 1.评点文章。 网络解释 点文 点文(点文) 评点文章。 章炳麟 《文学论略》:“学究点文之法,村妇评曲之辞,庸陋鄙俚,无足挂齿。” |
点就 | diǎn jiù | 词语解释 1.指派妥当。 网络解释 点就 diǎn jiù ㄉㄧㄢˇ ㄐㄧㄨˋ 点就(点就) 指派妥当。《水浒传》第七九回:“随即点就本部军兵,出城迎敌。” |
点补 | diǎn bǔ | 词语解释 [have a bit to eat;have a bit snack to starve off hunger ] 吃少量的东西以减轻饥饿感 国语词典 在正餐外吃少量的食物来填补肚子。 《红楼梦.第六二回》:「姑娘们顽一回子,还该点补些小食儿。」 网络解释 点补 点补,指吃少量的东西以减轻饥饿感。 |
点充 | diǎn chōng | 词语解释 1.点派充任。 网络解释 点充 diǎn chōng 点派充任。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谷·催征》:“但点充之后,止令司钱粮出纳,断不可别有苛求。”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续编·社仓厉民》:“而以粮户之有家者点充社长,轮转交代,以致出纳弊生。” |
点一点二 | diǎn yì diǎn èr | 词语解释 1.犹数一数二。 国语词典 数一数二、排名在前。 元.秦?夫《东堂老.楔子》:「你负郭有田千顷,城中有油磨坊,解典库,有儿有妇,是扬州点一点二的财主。」 明.贾仲名《升仙梦.第二折》:「有一人姓柳名春,字景阳,其妻陶氏,是这长安城中点一点二的财主。」 网络解释 点一点二 |
点除 | diǎn chú | 词语解释 1.点名授官。 网络解释 点除 点名授官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三折:“则我是 曹昆仑 ,琵琶第一手,御笔点除,做了第一 曹博士 。” |
点砌 | diǎn qì | 词语解释 1.耍笑的表演或动作。 国语词典 耍笑的表演或动作。元.睢玄明〈耍孩儿.乐官行径套.五煞〉:「除是扑煞点砌,按住开呵。」元.无名氏〈斗鹌鹑.半世飘蓬套.金蕉叶〉曲:「若论著点砌排科惯熟,敢教那罢剪嘴姨夫闭口。」也作「点拗」。 网络解释 点砌 点砌(diǎn qì) 耍笑的表演或 |
点唇 | diǎn chún | 词语解释 1.亦作点唇。2.女子用胭脂等化妆品点抹嘴唇。 国语词典 以唇脂涂抹在嘴唇上。多以丹朱为原料。 网络解释 点唇 女子用胭脂等化妆品点抹嘴唇。因唇脂的颜色具有较强的覆盖力,故可改变嘴型。早在商周时期,中国社会就出现了崇拜妇女唇美的现象。 |
点着 | diǎn zháo | 词语解释 [light] ∶放火点:点 擦根火柴点着灯 [light up] ∶点燃 点着一支烟 [take] ∶点燃 灯芯干了,火花点不着 网络解释 点着 1.放火点:点…。如:擦根火柴点着灯。2.点燃。如:点着一支烟。3.点燃。 |
点手 | diǎn shǒu | 词语解释 1.招手。 国语词典 招手。 《水浒传.第三二回》:「那大汉便点手叫道:『你这贼行者,出来!和你说话。』武行者喝道:『你道我怕你,不敢打你?』」 下围棋时,尽管一方的棋子已经围住三目地、四目地、五目地或六目地,但只要被对方下了一记点手化解危势,这些棋子立刻只剩一眼,后 |
点金石 | diǎn jīn shí | 词语解释 [philosophers'egg] ∶含盐、硫黄和水银的构成点金石的最早的物质 [magisterium] ∶教会的教育力量或职能 [philosophers stone;philosophers stone] 见哲人石 网络解释 点金石 点金石是指含盐、硫黄和水银的构成点金石的最早的物质。出自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孟浩然》。 |
点地 | diǎn dì | 词语解释 1.犹着地。 网络解释 点地 释义 犹着地。 宋 吴坰 《五总志》:“於众中求脚根点地者,百无二三焉。”《水浒传》第五三回:“ 李逵 怕将起来,几遍待要住脚,两条腿那里收拾得住,却似有人在下面推的相似,脚不点地,只管的走去了。”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百合花》:“在自己挂包里 |
点绣女 | diǎn xiù nǚ | 词语解释 1.谓挑选宫女。 国语词典 旧时新君即位,常派人到民间搜求好女子入宫充当宫女,称为「点绣女」。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那浙江纷纷的讹传,道:『朝廷要到浙江各处点绣女。』」 |
点主 | diǎn zhǔ | 词语解释 1.旧俗丧礼之一。填写神主上主字上端之点。 国语词典 一种丧事礼节。填入神主上「主」字上端的一点。 《通俗常言疏证.死丧.点主》引《金陵杂志》:「点主注:亡者木主,必请当道之显者题之。」 网络解释 点主 汉字“主”字有多义,其一为“神主”。所谓“神主”,又称木主、牌位, |
点首 | diǎn shǒu | 词语解释 1.点头。表示默许。 国语词典 点头。 《文明小史.第一二回》:「众人无可说得,只得点首允从。」 网络解释 点首 点首,是汉语词汇,注音是ㄉㄧㄢˇ ㄕㄡˇ,词语解释是点头。 |
点中 | diǎn zhōng | 词语解释 1.点名选中。 网络解释 点中 点中,读音为diǎn zhōng ㄉㄧㄢˇ ㄓㄨㄙ,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点名选中。 |
点比 | diǎn bǐ | 词语解释 1.查点比核。 网络解释 点比 点比拼音是diǎn bǐ,注音是ㄉㄧㄢˇ ㄅㄧˇ,释义是查点比核。 |
点阅 | diǎn yuè | 词语解释 [check one by one] ∶圈点阅读 点阅古版书 [read over] ∶逐个查看 点阅古籍 国语词典 点召校阅。 如:「每年的国庆日庆祝大会上,总统都会亲自点阅三军。」 |
点眼 | diǎn yǎn | 词语解释 1.围棋术语。当对方的棋块已被包围,如眼形未整,或未及时做眼,即在其中心要害处投子,使之做眼不成或仅成独眼,称做点眼。2.点眼药。3.哭;落泪。 国语词典 画上眼睛。也作「点睛」。 故意做出引人注目的动作。 《红楼梦.第六九回》:「你要哭,外头多少哭不得,又跑了这里来点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