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本站汉语词典收录共60多万个词条,释义来源主要参考《高级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国语辞典》等汉语词典。可查询词语的拼音、五笔、近义词、反义词、词典释义、例证、英语、法语、德语翻译等。

汉语词典

词语 拼音 意思解释
本初 běn chū  词语解释 1.原初;原始。常指古代淳朴之风。 国语词典 原始、初始。宋.司马光〈稷下赋〉:「诚能拨去浮末,敦明本初,修先王之典礼,践大圣之规模。」也作「本始」。 汉朝质帝的年号(西元146)​。 网络解释 本初 (汉语词语) 根本,基本,初始。如: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东西经的分界线)。
本诚 běn chéng  词语解释 1.忠诚。 网络解释 本诚 王本诚(1936—)字愚父,迂父,抱愚,迁甫,别署醉山外史,佛慧子,佛慧山人。祖籍四川。1936年出生于山东沾化一书香世家,受祖辈薰陶学书画,画家。
本波 běn bō  词语解释 1.见本教。
本本 běn běn  词语解释 [book] 书本;本子 网络解释 本本 本本,最早是指用来记录和写日记用的纸制本子,现多指“手提式电脑”。 NOTE BOOK,也称laptop,跟PC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便携带方便。对主板,CPU要求都有不同。
本邦 běn bāng  词语解释 1.故乡;故国。 网络解释 本邦 本邦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ěn bāng,意思是故乡;故国。
本末 běn mò  词语解释 [the whole course of an event from beginning to end] ∶树木的根和梢,比喻事物的根源和结局,原委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礼记大学》 [the fundamental and the incidental] ∶主次,先后 外语翻译 英语:the whole course of an event from beginning to end, ins and outs, the fundamental and the incidental 德语:das A und O, von A bis Z, Anfang bis Ende
本郡 běn jùn  词语解释 1.原籍所在之郡。2.指原籍所在之郡的郡守。 网络解释 本郡 běn jùnㄅㄣˇ ㄐㄩㄣˋ本郡(1).原籍所在之郡。《后汉书·章帝纪》:“夏四月戊子,诏还坐 楚 、 淮阳 事徙者四百馀家,令归本郡。”《睢县文史资料·袁家山》:“这首七绝《金缕曲》,系清乾隆帝时本郡学者王祖恢为袁家山(袁可立
本军 běn jūn  词语解释 1.自己方面的军队。 网络解释 本军 běn jūn ㄅㄣˇ ㄐㄩㄣ 本军(本军) 自己方面的军队。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本军有馈饷烦费之难,地主多姑息形迹之患。”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义》:“ 忠干 惊惧,遂走一里馀坐歇,方闻本军喝号声,遂及本营。” 宋 岳飞 《奏
本觉 běn jué  词语解释 1.佛教语。佛教认为,众生心体,自性清净,原有性德,非修成而然,故称本觉。 网络解释 本觉 术语,众生之心体,自性清净,离一切之妄相,照照灵灵,有觉知之德。是非修成而然,乃本有自尔之性德,故曰本觉。即如来之法身也。然此本心体,无始以来,覆于无明烦恼,隐藏至于今日,一
本居 běn jū  词语解释 1.籍贯。 网络解释 本居 籍贯。
本经 běn jīng  词语解释 1.据以进行传解的经书。2.指本人所治之经。
本届 běn jiè  词语解释 [current] ∶ [会议、比赛等] 正在进行的;属于这一次的 本届大会 [this year's] ∶今年的 本届大学生 网络解释 本届 běnjiè (1) [current]∶[会议、比赛等] 正在进行的;属于这一次的 本届大会 (2) [this years]∶今年的 本届大学生
本将 běn jiāng  词语解释 1.谓一支军队原来的将领。 网络解释 本将 本将是汉语词汇,读音是běnjiāng,指一支军队原来的将领。
本家儿 běn jiā ér  词语解释 〈方〉指当事人:~不来,别人不好替他作主。
本家 běn jiā  词语解释 [a member of the same clan] ∶同宗族的人 [married womans parentshome] ∶俗称已嫁女儿的娘家为本家 [procuress] ∶妓院老板 外语翻译 英语:a member of the same clan, a distant relative with the same family name 法语:personne du même clan, un parent éloigné qui porte le même nom de famille 国语词典 同宗族或同姓的人。 《儒林外史.第三
本纪 běn jì  词语解释 [Benji] 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帝王传记,纪者,记也,本其事而记之,故曰本纪。又纪,理也,丝缕有纪。而帝王书称纪者,言为后代纲纪也( 《史记》 索隐) 《项羽本纪》 国语词典 根本的纲纪。 《管子.问》:「凡立朝廷,问有本纪,爵授有德,则大臣兴义,禄予有功。」 事情的本末经过。 《三国志
本基 běn jī  词语解释 1.基地;地基。 网络解释 本基 běn jī ㄅㄣˇ ㄐㄧ 本基 基地;地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 魏 因 汉 祚,复都 洛阳 ,以 谯 为先人本国, 许昌 为 汉 之所居, 长安 为 西京 之遗迹, 邺 为王业之本基,故号五都也。”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莫还本基。本基既尘秽,
本货 běn huò  词语解释 1.指粮食。 网络解释 本货 本货是汉语词汇,读音为běn huò ,意思是指粮食。
本惠 běn huì  词语解释 1.本来的善意。2.指本土的惠政。 网络解释 本惠 本惠,读音为běn huì ㄅㄣˇ ㄏㄨㄟ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本来的善意。
本怀 běn huái  词语解释 1.自己的心迹;自己的心愿。2.本来的心愿。 网络解释 本怀 本怀,本意,本来意愿,本来面目的意思。出自张潮《幽梦影》之三,「论春秋」“春者,天之本怀也;秋者,天之别调也。意思是春天才是大自然本来的面目, 秋天只是额外加出来的景象、情调。
本国 běn guó  词语解释 [one's own country] 指自己的国家 国语词典 称自己所属的国家。 《文明小史.第三八回》:「横竖你们中国的地方是大家公共的,现在山东地方就是我们本国势力圈所到的去处。」 如:「本国人民勤俭淳朴,富有浓厚的人情味。」 网络解释 本国 【示例】明 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
本贯 běn guàn  词语解释 1.原籍。 国语词典 原籍、本籍。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老夫姓张,名义,字文秀,本贯南京人也。」 网络解释 本贯 本贯(本贯)拼音běn guàn,注音ㄅㄣˇ ㄍㄨㄢˋ,原籍。
本官 běn guān  词语解释 1.原任官职。相对于后之兼职而言。2.指本部门的主管官员。3.旧时官吏的自称。4.该官,此官。 国语词典 原官职。 《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以公为侍中尚书令镇国将军;永明元年进号卫将军,二年以本官领丹阳尹。」 本地方主官。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五出》:「若得落籍
本宫 běn gōng  词语解释 1.指开初以宫声为主的调式。2.旧时皇后、皇太后自称是“本宫”。 网络解释 本宫 本宫:古时候一宫之主的自称。 有三种情况可以称本宫。 1.皇后和拥有独立宫殿的嫔妃的自称(古代皇宫并不是所有的妃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宫殿)。 2.皇太子(皇太子居住在东宫,可以自称本宫)和成年的公主
本富 běn fù  词语解释 1.指经营农业致富。与末富(经营工商业致富)相对而言。 网络解释 本富 本富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ěn fù,意思是从事农业生产致富。出自西汉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
本妇 běn fù  词语解释 1.该妇。2.自己的妻子。 国语词典 此妇人。为宋元话本用语。 《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夫妇相见了,叙些间阔的话,本妇似有不悦之意。」 元.杨讷《西游记.第二出》:「本妇生得个孩儿,我想要这贼种怎么?」 网络解释 本妇 běn fù ㄅㄣˇ ㄈㄨˋ 本妇(本妇) (1).该妇。《警世通
本俸 běn fèng  词语解释 1.本来的薪棒。 外语翻译 英语:basic salary 国语词典 公务人员依法应领取的基本俸给。 网络解释 本俸 本俸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ěn fèng,指本来的薪棒。
本分 běn fèn  词语解释 [one's duty] ∶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agendum] ∶属于实际职责的事 [not go beyond one’s bounds] ∶安于所处的地位和环境 本分人 外语翻译 英语:(to play)​ one's part, one's role, one's duty, (to stay within)​ one's bounds, dutiful, keeping to one's role 德语:Verpflichtung (S)​ 法语:son devoir, son rôle 国语词典 身分地位或职务
本犯 běn fàn  词语解释 1.该犯。 网络解释 本犯 本犯,读音běn fà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该犯。
本法 běn fǎ  词语解释 1.原来的有关法律条款。2.这项法律。 网络解释 本法 běn fǎ ㄅㄣˇ ㄈㄚˇ 本法 (1).原来的有关法律条款。《唐律疏义·名例三·工乐杂户》:“工乐及太常音声人,习业已成,能专其事,及习天文并给使散使犯徒者,皆不配役,准无兼丁例加杖……如元是官户及奴者,各依本法。”《唐律疏义·名
本二 běn èr  词语解释 1.和尚未出家时的妻子。又称故二。本谓故旧,二谓配偶。 网络解释 本二 梵语pu^rva-dviti^ya。音译作褒罗那地耶。又作故二。指比丘在家时之妻。本,即故旧之义;相对于出家时,而称在家为本。二,为配偶之义。本二,即旧时之配偶。五分律卷一(大二二·三中):‘我共本二作不净行。’
铺马札子 pù mǎ zhá zǐ  词语解释 1.元代官府调拨使用驿马的凭证。 网络解释 铺马札子 铺马札子是元代官府调拨使用驿马的凭证,又称“给驿玺书”,“铺马圣旨”。
马札子 mǎ zhá zǐ  词语解释 方言。窝棚。 国语词典 可以折叠携带的坐具。《老残游记.第五回》:「县官有马札子,老残与人瑞仍坐长凳子上。」也作「马札」、「马闸子」。 网络解释 马札子 解释:方言。窝棚。 出处:匡裕民 《雪山寻炮》:“哪是什么大炮,原来是一个塌了半边的破窝棚;那‘炮筒’是一根高高翘起
凤札龙书 fèng zhá lóng shū  词语解释 1.指仙界的书札。 网络解释 凤札龙书 【拼音】fènɡ zhá lónɡ shū 【释义】指仙界的书札。 【出处】前蜀 杜光庭 《蜀王仙都醮山词》:“凤札龙书,靡存於 鲁 壁,虎符龟籙,难访於 秦 坑。”
一札眼 yī zhā yǎn  词语解释 一眨眼;瞬间。 网络解释 一札眼 yī zhā yǎn 一札眼(一札眼) 一眨眼;瞬间。《朱子语类》卷一○四:“放心不必是走在别处去,但一札眼间便不见,才觉得又便在面前。”
一札脚 yī zhá jiǎo  词语解释 一落脚。 网络解释 一札脚 一札脚,拼音是yī zhá jiǎo,是汉语词汇,解释为一落脚。
侨札 qiáo zhá  词语解释 1.指春秋郑国公孙侨(子产)与吴国公子季札。季札至郑,与子产一见如故,互赠缟带纻衣。事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后因以侨札比喻朋友之交。 国语词典 指春秋公孙侨子产及吴季札,二人曾有互赠缟带纻衣之事。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后遂用以比喻结交朋友。 《三国志.卷五四
绮札 qǐ zhá  词语解释 1.词藻华丽的书信。 网络解释 绮札 绮札是汉语词语,拼音qǐ zhá,释义为辞藻华丽的书信。
密札 mì zhá  词语解释 密信。 秘密下达公文。 网络解释 密札 密札 mì zhá (1).秘密的信件。《花月痕》第四回:“且说颜林二将,晓行夜宿,趲赶到得中途,忽奉令箭一枝,锦囊一个,内固封密札。” (2).秘密下达公文。清·林则徐《密拿汉奸札稿》:“有经密查暗访得其踪迹者,现俱开出姓名,间有访知住址,合急黏
密札札 mì zhá zhá  词语解释 1.稠密的样子。
马札 mǎ zhá  词语解释 1.即蚂蚱。蝗虫。2.即马扎。 国语词典 可以折叠携带的坐具。也作「马札子」、「马闸子」。 蚂蚱的俗写。参见「蚂蚱」条。 网络解释 马札 马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ǎ zhá,有蚂蚱(蝗虫)和马扎两个含义。
乱札札 luàn zhá zhá  词语解释 1.见乱扎扎。
奬札 jiǎng zhá  词语解释 1.旧时发给有劳绩官员的一种奖状,形如札子。内叙明受奖人的工作成绩,并可奖以虚衔或实职。 网络解释 奬札 奖札 jiǎng zhá ㄐㄧㄤˇ ㄓㄚˊ 旧时发给有劳绩官员的一种奖状,形如札子。内叙明受奖人的工作成绩,并可奖以虚衔或实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少爷本只有一个监
甲札 jiǎ zhá  词语解释 1.亦作甲扎。2.铠甲上的叶片。 网络解释 甲札 甲札,亦称“甲扎”。铠甲上的叶片,以皮革或金属制成。因甲片呈长条形,状类简札,故称。《左传·成公十六年》:“潘尪之党,与养由基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 《战国策·燕策一》: “今臣闻王居处不安,食欲不甘,思念报齐。身自削甲扎
解札 jiě zhá  词语解释 1.谓衣脱线露口。 网络解释 解札 1.谓衣脱线露口。 解 : 解 jiě 剖开,分开:解剖。分解。瓦解。解体。 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解开。解甲归田。解囊相? 札 : 札 zhá 古时写字的小木筒:札记。 信件:手札。信札。 旧时的一种公文:札子。 夭死。 笔画数:5;
函札 hán zhá  词语解释 1.书信。 网络解释 函札 函札 书信。《冷眼观》第十八回:“我也是气昏了,好在你函札具在,笔墨犹新,来日谢恩时,我定要将你致我的原信呈上去。” 梁启超 《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文之浅而易解者,不必小说;寻常妇孺之函札,官样之文牍,亦非有艰深难读者存也。” 朱自清 《白采》
给札 gěi zhá  词语解释 1.《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后因谓朝廷对文士的特殊礼遇
肺札 fèi zhá  词语解释 1.杮札。削下的木片。 网络解释 肺札 肺札是汉语词汇,是削下的木片的意思,出自《汉书·刘向传》。
飞札 fēi zhá  词语解释 1.飞速写成的信。2.急送的信件。 网络解释 飞札 拼音:fēi zhá 注音:ㄈㄟ ㄓㄚˊ 条目:飞札(飞札) 引证解释: 1. 飞速写成的信。 唐 元稹 《赠严童子》诗:“十岁佩觿娇稚子,八行飞札老成人。” 2. 急送的信件。 唐 刘太真 《和友》:“飞札谢三守,斯篇希见酬。”
点札 diǎn zhá  词语解释 1.点名调遣。 国语词典 调派、指挥。《西游记.第一○回》:「至次日,点札风伯、雷公、云童、电母,直至长安城九霄空上。」也作「点扎」。 网络解释 点札 点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iǎn zhá,指点名调遣。
存札 cún zhá  词语解释 1.生存,过日子。2.驻扎;停留。 网络解释 存札 1.生存,过日子。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争知俺少米无柴,怎地存札?子母每看看的饿刹。” 2.驻扎;停留。《东周列国志》第六四回:“火箭飞蝗般射来,延烧关门。火势凶猛,关内军士,存札不牢。”《水浒后传》第十八回:“刚
短札 duǎn zhá  词语解释 1.简短的书简。 网络解释 短札 短札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duǎn zhá,意思是简短的书简。
词札 cí zhá  词语解释 1.谓词作手稿。 网络解释 词札 cí zháㄘㄧˊ ㄓㄚˊ词札(词札)谓词作手稿。 宋 马令《南唐书·诙谐传·王感化》:“ 元宗 尝作《浣溪沙》二阕,手写赐 感化 …… 后主 即位, 感化 以其词札上之。 后主 感动,赏赐 感化 甚优。”
宸札 chén zhá  词语解释 1.帝王的手札。 网络解释 宸札 宸札,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chén zhá,意思是帝王的手札。
抄札 chāo zhá  词语解释 1.见抄扎。 国语词典 搜查没收。宋.王明清《玉照新志.卷四》:「前大理卿周懿文抄札景王府,吃蜜煎等,……计赃六疋六尺。」也作「抄扎」。 网络解释 抄札 抄札,亦作“ 抄札 ”。查抄没收。《元典章·刑部五·烧埋》有记载。
缠札 chán zhá  词语解释 1.缠绕扎束。 网络解释 缠札 缠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án zhá ,是指缠绕扎束。
宝札 bǎo zhá  词语解释 1.即玺书。古代以印章封记的文书。2.称人书信的敬辞。 网络解释 宝札 宝札:汉语词汇 宝札:游戏王卡 宝札 (汉语词汇) bǎo zhá 1.即玺书。古代以印章封记的文书。 2.称人书信的敬辞。
省札 shěng zhá  词语解释 1.古代中枢各省的文书。 网络解释 省札 省札,读作shěng zhá,汉语词语,是古代中枢各省的文书。
手札 shǒu zhá  词语解释 [autograph letter] 亲笔信 外语翻译 英语:(literary)​ personal letter 国语词典 亲手写的书信。 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诗:「道州手札适复至,纸长要自三过读。」 《宋史.卷二六六.钱若水传》:「时北边未宁,内出手札访若水以策。」 也称为「手书」。 网络解释
书札 shū zhá  词语解释 [letter] 书信 见有书札托我回复 国语词典 书信。 唐.李白〈苏武〉诗:「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太史慈得脱,星夜投平原来见刘玄德。施礼罢,具言孔北海被围求救之事,呈上书札。」 网络解释 书札 书札,指书信。见《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客从远

趣词吧©2023-2024 www.quciba.com

浙ICP备200197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