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本站汉语词典收录共60多万个词条,释义来源主要参考《高级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国语辞典》等汉语词典。可查询词语的拼音、五笔、近义词、反义词、词典释义、例证、英语、法语、德语翻译等。
汉语词典
词语 | 拼音 | 意思解释 |
---|---|---|
三笔六诗 | sān bǐ liù shī | 词语解释 1.谓刘孝仪长于文,刘孝威工于诗。 网络解释 三笔六诗 三笔六诗(三笔六诗) 谓 刘孝仪 长于文, 刘孝威 工于诗。《梁书·刘潜传》:“ 刘潜 字 孝仪 ,袐书监 孝绰 弟也。幼孤,与兄弟相励勤学,并工属文。 孝绰 常曰:‘三笔六诗’。三即 孝仪 ,六 孝威 也。” 孝仪 排行三, 孝威 排行六 |
润笔执政 | rùn bǐ zhí zhèng | 词语解释 指由翰林学士升任的执政大臣。 网络解释 润笔执政 润笔执政,是汉语词汇,拼音是rùn bǐ zhí zhèng ,指由翰林学士升任的执政大臣。 |
梦笔山 | mèng bǐ shān | 词语解释 山名。相传为 江淹 梦神赐笔之处,故名。 网络解释 梦笔山 (福建南平市梦笔山) 梦笔山突兀在福建浦城县城西1.5公里,相对高度20~30米。原名孤山,南朝萧子开〈建安记〉载:孤山在环障之中,其地平坦,悉是沟膛肝陌,此山挺然孤立,因名。孤山,因南朝文豪江淹的一个故事与它有关,而 |
龙门笔法 | lóng mén bǐ fǎ | 词语解释 指史传笔法。 指形容夸张的笔法。 网络解释 龙门笔法 龙门笔法,指史传笔法指形容夸张的笔法。 |
钢笔套 | gāng bǐ tào | 词语解释 1.自来水笔的帽儿。2.自来水笔的套儿。用线结成或布缝制,可以挂在脖子上或衣服的扣子上。 网络解释 钢笔套 钢笔套是一种根据钢笔尺寸,用布或者线制作的用来装钢笔的袋子,可以保护钢笔的表面不被划伤,也可以防止墨水溢出弄脏书包。种类很多。 |
刀笔先生 | dāo bǐ xiān shēng | 词语解释 1.即刀笔讼师。 网络解释 刀笔先生 刀笔先生,是汉语词汇,拼音是dāo bǐ xiān shēng,即刀笔讼师。 |
打笔套 | dǎ bǐ tào | 词语解释 1.宋时伪为诉讼人奔走说情而骗取钱财之称。 网络解释 打笔套 打笔套,是汉语词汇,解释是诉讼人奔走说情而骗取钱财之称。 |
一笔书 | yī bǐ shū | 词语解释 指汉字草书。草书体势似一笔写成,故称。 网络解释 一笔书 一笔书又名草书属书法术语。指汉字草书。草书体势似一笔写成,故称。 |
一笔锦 | yī bǐ jǐn | 词语解释 旧传笔算法的一种。其法同珠算,但珠算用珠计数,此则用字记数。每运算一次,即将各数字改写一次。 网络解释 一笔锦 旧传笔算法的一种。其法同珠算,但珠算用珠计数,此则用字记数。每运算一次,即将各数字改写一次。 |
执笔法 | zhí bǐ fǎ | 词语解释 1.写毛笔字持笔的方法。前人所传的执笔法一般采用唐陆希声所传的擫﹑押﹑钩﹑格﹑抵五字法。擫是大拇指指肚部分紧贴笔管;押是食指与大拇指相对夹持笔管;钩是中指钩住笔管;格是无名指甲﹑肉相连处挡着笔管;抵是小指紧贴无名指以助之。五指之力,相互配合,执住笔管,其力才得平 |
正笔字 | zhèng bǐ zì | 词语解释 即正体字。与简笔字相对。 网络解释 正笔字 正笔字,读音是zhèng bǐ zì,汉语词汇, 即正体字,与简笔字相对。 |
唇笔 | chún bǐ | 词语解释 描唇线或涂嘴唇的化妆用具,形状像笔。 国语词典 化妆时涂擦嘴唇的用具,形似笔,故称为「唇笔」。 网络解释 唇笔 唇笔,化妆工具,目的是使唇部轮廓更完美、清晰。 |
煞笔 | shā bǐ | 词语解释 [ending of a piece of writing;concluding line of an article] ∶文章的结束语 文章的煞笔还没有写出来 [write the final line] ∶写文章、书信等停笔 就此煞笔 国语词典 文章最后的结语。 也称为「结笔」。 网络解释 煞笔 煞笔[shā][bǐ],有两种最重要的释义,第一种,是别人口头或书信(纸条)所用的形容词或名 |
染笔 | rǎn bǐ | 词语解释 1.蘸墨挥笔。 网络解释 染笔 染笔 rǎn bǐ 蘸墨挥笔。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尔今可画作七星,当隐约示其首向,子良因染笔作七星形。”参见“ 染毫 ”。 |
屈笔 | qū bǐ | 词语解释 1.犹曲笔。因有顾忌而委曲叙事的一种笔法。 网络解释 屈笔 屈笔,犹曲笔。因有顾忌而委曲叙事的一种笔法。 |
赡笔 | shàn bǐ | 词语解释 1.谓写作富于文采。 网络解释 赡笔 赡笔,汉语词语,读音是shàn bǐ,含义是写作富于文采。 |
泼笔 | pō bǐ | 词语解释 1.中国画的一种技法。 网络解释 泼笔 pō bǐ ㄆㄛ ㄅㄧˇ 泼笔(泼笔) 中国画的一种技法。 朱自清 《山野掇拾》:“这两种人-- 孙先生 ,画家,若容我用中国画来比,我将说前者是‘泼笔’,后者是‘工笔’。”参见“ 泼墨 ”。 |
毛笔 | máo bǐ | 词语解释 [writing brush;hair pencil] 用禽、兽的毛制成的笔 国语词典 用兔、羊、狼等兽毛制成的笔,可供写字、画画用。 网络解释 毛笔 毛笔(Chinese brush,writing brush),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也逐渐成为传统绘画工具。毛笔是古代中国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发明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勤劳智 |
描笔 | miáo bǐ | 词语解释 1.描花之笔;画笔。 网络解释 描笔 描笔是汉语词汇,读音miáo bǐ,其意为描花之笔;画笔。出自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 |
龙门笔 | lóng mén bǐ | 词语解释 见“[[龙门笔法]]”。 |
练笔 | liàn bǐ | 词语解释 [practise writing] ∶锻练手笔;练习写作 [practise calligraphy] ∶练习写字 网络解释 练笔 练笔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练习写作。 |
狂笔 | kuáng bǐ | 词语解释 指狂放恣肆的书画笔法。 网络解释 狂笔 kuáng bǐ ㄎㄨㄤˊ ㄅㄧˇ 狂笔 指狂放恣肆的书画笔法。 唐 孟郊 《送草书献上人归庐山完善词条》诗:“狂僧不为酒,狂笔自通天。” 宋 苏轼 《题李景元画》诗:“闻说神仙 郭恕先 ,醉中狂笔势澜翻。” |
渴笔 | kě bǐ | 词语解释 1.谓笔枯少墨。2.指绘画中的渴笔法。 国语词典 用含墨较少的笔书写,字间有露白的枯笔。 《雅俗稽言.卷三三.字学.渴笔》:「唐徐浩书张九龄司徒告身,多渴笔,谓枯无墨也,在书法最难。」 网络解释 渴笔 渴笔,“干笔”的另一称谓,中国画技法名。作画时用“笔枯墨少”之法。明代李 |
嚼笔 | jiáo bǐ | 词语解释 1.咬毛笔尖。 网络解释 嚼笔 嚼笔,拼音是jiáo bǐ ,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咬毛笔尖。 |
巨笔 | jù bǐ | 词语解释 大笔。多用于称撰写宏文巨著的笔。 指大毛笔,大作家。 网络解释 巨笔 巨笔,汉语词汇。 拼音:jù bǐ 释义:1、大笔。多用于称撰写宏文巨著的笔。 2、指大毛笔,大作家。 |
倦笔 | juàn bǐ | 词语解释 谓写作者无心经营,故笔力不健。 网络解释 倦笔 谓写作者无心经营,故笔力不健 宋 陆游 《秋雨初霁试笔》诗:“墨入红丝点漆浓,闲将倦笔写秋容。” |
结笔 | jié bǐ | 词语解释 1.文章的结束部分。 国语词典 文章最后一段的结语。 如:「这篇文章的结笔,相当特殊,出人意料。」 也称为「煞笔」。 |
降笔 | jiàng bǐ | 词语解释 1.犹降箕。 网络解释 降笔 降笔,拼音jiànɡ bǐ,出自宋 储泳 《祛疑说》。 |
尖笔 | jiān bǐ | 词语解释 [stylograph] ∶尖头自来水笔,铁笔型自来水笔 [style] ∶用以在蜡板上写字的工具,一头尖、一头钝而光滑并稍大,用以抹平蜡面从而擦去所写的字 网络解释 尖笔 尖笔 [stylograph]∶尖头自来水笔,铁笔型自来水笔 [style]∶用以在蜡板上写字的工具,一头尖、一头钝而光滑并稍大,用以抹平蜡面从而擦去所写的 |
江笔 | jiāng bǐ | 词语解释 1.见江淹笔。 |
减笔 | jiǎn bǐ | 词语解释 1.减省笔划。 网络解释 减笔 减笔,与“细笔”对称。中国画技法名。此外,减笔也是一种汉字修辞格,它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有意减少一些汉字的笔画来表意。 |
活笔 | huó bǐ | 词语解释 1.自然浑成的笔法。 网络解释 活笔 活笔,汉语词语,拼音huó bǐ,意思是自然浑成的笔法。 |
还笔 | hái bǐ | 词语解释 1.《南史.江淹传》: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絶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后以还笔为才尽之典。 网络解释 还笔 hái bǐ ㄏㄞˊ ㄅㄧˇ 还笔(还笔) 《南史·江淹传》:“又尝宿於冶亭,梦一丈夫自称 郭 |
化笔 | huà bǐ | 词语解释 1.造化之笔。犹妙笔。 网络解释 化笔 造化之笔。犹妙笔 宋 王禹偁 :“此皆某官激扬公议,启迪宸聪,洪钧岂有于弃材,化笔潜徵于故事。” |
鸿笔 | hóng bǐ | 词语解释 大手笔。 巨笔。 国语词典 大手笔。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镕裁》:「草创鸿笔,先标三准。」 宋.陈造〈寄严文炳〉诗:「夫君凛一敌,鸿笔上群俊。」 网络解释 鸿笔 鸿笔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hong bi,犹言大手笔。 |
乩笔 | jī bǐ | 词语解释 1.扶乩时在沙盘上写字的木锥。亦指扶乩中假托神灵书写的字迹。 国语词典 乩童在沙盘上画字所用的木笔。 《儒林外史.第七回》:「叫长班到他下处把沙盘、乩笔都取了来摆下。」 网络解释 乩笔 乩笔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jī bǐ,是指扶乩时在沙盘上写字的木锥。 |
光笔 | guāng bǐ | 词语解释 电子计算机的一种输入装置,与显示器配合使用。对光敏感,外形像钢笔,多用电缆与主机相连。可以在屏幕上进行绘图等操作。 |
恭笔 | gōng bǐ | 词语解释 1.工整的笔画。 网络解释 恭笔 恭笔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ōng bǐ ,是指工整的笔画。 |
阁笔 | gé bǐ | 词语解释 1.停笔;放下笔。 网络解释 阁笔 阁笔是指停笔;放下笔。 |
丰笔 | fēng bǐ | 词语解释 1.书法用语。谓用满毫书写,不仅用笔锋。 网络解释 丰笔 丰笔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fēnɡ bǐ,是指书法用语。谓用满毫书写,不仅用笔锋。 |
焚笔 | fén bǐ | 词语解释 1.犹焚草。 网络解释 焚笔 焚笔,即焚草。 |
钢笔 | gāng bǐ | 词语解释 [funtain pen;pen] 笔头用金属制成的笔。有贮存墨水的装置,写字时墨水流到笔尖,也叫自来水钢笔 国语词典 金属笔尖,内有吸存墨水管的笔。 在钢版的蜡纸上写油印文件所用的笔。 也称为「铁笔」。 网络解释 钢笔 钢笔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工具,发明于19世纪初。笔头由金属制成,书写起来圆滑 |
法笔 | fǎ bǐ | 词语解释 1.对人所作书画的敬称。 |
方笔 | fāng bǐ | 词语解释 1.指书法上的方形笔画。 国语词典 笔画的形体之一。也就是每一笔画在碰到下笔收笔、转折或是顿笔等地方,都是利用回笔或是按笔顿笔,把它写成带有棱角的形状使笔画看起来方锐,而为著配合这种笔画,在整个字的间架上,也就需要以方挺的结体来配合。 网络解释 方笔 词义 fānɡ bǐ 方笔 |
毒笔 | dú bǐ | 词语解释 1.谓文笔刻毒。 网络解释 毒笔 dú bǐ 指文笔刻毒。 鲁迅 《三闲集·通信》:“虽然有人指定我为没有出路——哈哈,出路,中状元么--的作者,‘毒笔’的文人,但我自信并未抹杀一切。” |
顶笔 | dǐng bǐ | 词语解释 1.古代朝见,插笔于冠,以备记事,谓之顶笔。 网络解释 顶笔 顶笔,拼音是dǐng bǐ,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古代朝见,插笔于冠,以备记事,谓之“顶笔”。 |
点笔 | diǎn bǐ | 词语解释 1.犹染翰。 网络解释 点笔 点笔,汉语词语, 拼音是diǎn bǐ, 指染翰。 |
当笔 | dāng bǐ | 词语解释 1.宋高承《事物纪原.师保辅相.当笔》:《通典》曰:肃宗至德二年三月,宰相分直政事笔,人知十日。德宗贞元五年五月八日,又分日一人执笔。迄今为故事曰当笔。后称主政为当笔。2.指主持撰拟文稿。 网络解释 当笔 当笔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dānɡ bǐ,意思是指主持撰拟文稿。 |
刀笔 | dāo bǐ | 词语解释 [writing of indictments;pettifoggery] 古代在竹简上刻字记事,用刀子刮去错字,因此把有关案牍的事叫做刀笔,后多指写状子的事。多用作贬义 临汪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史记酷吏列传》 长于刀笔 刀笔吏 国语词典 古代书写工具,用竹木代纸,用笔记事,用刀削误。 《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郅都传 |
斗笔 | dòu bǐ | 词语解释 一种大型毛笔,笔头儿安装在一个斗形部件里,上安笔杆儿。 网络解释 斗笔 斗笔是一种大型毛笔,笔头安装在一个斗形部件里,上安笔杆儿。主要用于书法家写大字,也用于画国画,如,荷叶等。 |
赐笔 | cì bǐ | 词语解释 1.汉应劭《汉官仪》卷上:尚书令仆丞郎,月给赤管大笔一双。后因以赐笔指受到君王宠爱恩赐。 网络解释 赐笔 古文言词,指受到君王宠爱恩赐。 |
辍笔 | chuò bǐ | 词语解释 [stop in the middle of writing or painting] 写作或作画中途停止;中途搁笔 国语词典 停笔。 如:「他最近常苦于文思枯竭而辍笔长叹。」 网络解释 辍笔 辍笔,指写作或作画中途停止;中途搁笔。语出《晋书·文苑传·左思》:“及思赋出, 机绝叹服,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
词笔 | cí bǐ | 词语解释 1.指有韵和无韵的文字,亦指赋诗作文的才能。 网络解释 词笔 【释义】:1.指有韵和无韵的文字﹐亦指赋诗作文的才能。 |
宸笔 | chén bǐ | 词语解释 1.帝王亲笔。 国语词典 皇帝亲笔。 宋.邓椿《画继.卷一.圣艺.徽宗皇帝》:「又出祖宗御书及宸笔所摸名画。」 网络解释 宸笔 帝王亲笔。 宋 邓椿 《画继·圣艺·徽宗皇帝》:“上顾 蔡攸 ,分赐从官以下各得御画兼行书草书一纸,又出祖宗御书及宸笔所模名画。” 明 杨焯 《宣德窑脂粉 |
彩笔 | cǎi bǐ | 词语解释 [colored pencil] 画彩色图画用的笔或彩色的图画笔 国语词典 画笔。 如:「这个画家彩笔一挥,便是一幅好山好水。」 网络解释 彩笔 画彩色图画用的笔或彩色的图画笔。 |
贬笔 | biǎn bǐ | 词语解释 1.指曲折而意含贬抑的文字。 网络解释 贬笔 biǎn bǐ 指曲折而意含贬抑的文字。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一六:“两种情怀俱可谅,《阳秋》贬笔未宜多。” |
冰笔 | bīng bǐ | 词语解释 1.犹冻笔。 网络解释 冰笔 冰笔,拼音是 bīng bǐ,注音是 ㄅㄧㄥ ㄅㄧˇ,出自《寄杜使君》,释义是犹冻笔。 |
把笔 | bǎ bǐ | 词语解释 1.执笔。借指书写;写作。2.握着初学儿童的手和笔教其习字。 国语词典 握笔。 如:「把笔写字。」 写作。 唐.韩愈〈送灵师〉诗:「失职不把笔,珠玑为君编。」 如:「这大半辈子的生命,尽消磨于把笔之间。」 网络解释 把笔 把笔,汉语词汇。 拼音:bǎ bǐ, 释义:1、执笔。借指书写; |
沙笔 | shā bǐ | 词语解释 1.一种用墨少,笔势遒劲,笔画中有丝丝露白的书画笔法。亦称渴笔或飞白。 网络解释 沙笔 沙笔主要是方法沙子写书法。沙笔的发明者准确意义上说是我国现任沙笔书法协会名誉会长:李晓晔。李晓晔自幼学习书法,学习的范围之广令人喷饭,从小篆到狂草皆有极深的造诣,在八十年代已经成 |
骚笔 | sāo bǐ | 词语解释 1.犹文笔。 网络解释 骚笔 宋 吴潜 《暗香》词:“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