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端
(唐朝诗人)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的诗文
-  
						
						昨夜东风吹尽雪,两京路上梅花发。行人相见便东西, 日暮溪头饮马别。把君衫袖望垂杨,两行泪下思故乡。 
-  
						
						闻说苍鹰守,今朝欲下鞲。因令白马将,兼道觅封侯。 略地关山冷,防河雨雪稠。翻弓骋猿臂,承箭惜貂裘。 设伏军谋密,坑降塞邑愁。报恩唯有死,莫使汉家羞。 
-  
						
						游童苏合弹,倡女蒲葵扇。初日映城时,相思忽相见。 褰裳蹋路草,理鬓回花面。薄暮不同归,留情此芳甸。 
-  
						
						昨夜闻山雨,归心便似迟。几回惊叶落,即到白头时。 雁影将魂去,虫声与泪期。马卿兼病老,宋玉对秋悲。 谢客才为别,陶公已见思。非关口腹累,自是雪霜姿。 酿酒栽黄菊,炊粳折绿葵。山河方入望,风日正宜诗。 牧竖寒骑马,边烽晚立旗。兰凋犹有气,柳脆不成丝。 别后如相问,高僧知所之。 
-  
						
						独将支遁去,欲往戴颙家。晴野人临水,春山树发花。 
-  
						
						马融方值校,阅简复持铅。素业高风继,青春壮思全。 论文多在夜,宿寺不虚年。自署区中职,同荒郭外田。 山邻三径绝,野意八行传。煮玉矜新法,留符识旧仙。 涵苔溪溜浅,摇浪竹桥悬。复洞潜栖燕,疏杨半翳蝉。 咏歌虽有和,云锦独成妍。应以冯唐老,相讥示此篇。 
-  
						
						自从君弃妾,憔悴不羞人。唯馀坏粉泪,未免映衫匀。 
-  
						
						疏鼓应繁丝,送神归九疑。苍龙随赤凤,帝子上天时。 骤雨归山疾,长江下日迟。独怜游宦子,今夜泊天涯。 
-  
						
						成名不遂双旌远,主印还为一郡雄。赤叶黄花随野岸, 青山白水映江枫。巴人夜语孤舟里,越鸟春啼万壑中。 闻说古书多未校,肯令才子久西东。 
-  
						
						十五事文翰,大儿轻孔融。长裾游邸第,笑傲五侯中。 谏猎一朝寝,论边素未工。蹉跎潘鬓至,蹭蹬阮途穷。 贷布怜宁与,无金命未通。王陵固似戆,郭最遂非雄。 敛板辞群彦,回车访老农。咏诗怀洛下,送客忆山东。 沈病魂神浊,清斋思虑空。羸将卫玠比,冷共邺侯同。 草舍才遮雨,荆窗不碍风。梨教通子守,酒是远师供。 扪虱欣时泰,迎猫达岁丰。原门唯有席,井饮但加葱。 少壮矜齐德,高年觉宋聋。寓书先论懒,读易反求蒙。 昔慕能鸣雁,今怜半死桐。秉心犹似矢,搔首忽如蓬。 赤叶翻藤架,黄花盖菊丛。聊将呈匠伯,今已学愚公。 
